(资料图片)
你来晚了,戳蓝字一键关注Kyle
回复“晚安”,可以获得一条特别的推送
微信又改版了,为了避免看不到文章
记得一定要加个 星标 文:时光君--双木 首发:慢时光(manshiguang3) 大家好,我是Kyle。 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,看完很想分享给大家。 发帖的是一位女士。 她从小就是“别人家孩子”,常青藤学校硕士毕业,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,还拿到了中国最好的财经媒体记者工作,凭自己能力买房。 这样的经历,完全可以说走上了人生巅峰,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。 可在36岁时,她却被确诊了癌症。曾经的努力仿佛都一夜化为乌有,甚至生命都进入了倒计时,换成了别人,都会哭诉命运的不公。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在患癌之后,她的第一反应竟是开心: “我从没像现在这样快乐过。”而令她感到开心的竟然是: “总算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。”在她的自述中,她最后悔的便是: “从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好好活过。”先是本科选专业,迫于父母的压力,没有选自己喜欢的英文传译,而是选择了国际金融,只因为这个专业更热门。 在一边拼命学习的时候,却又经常想到轻生。 自己选修了喜欢的中国文学,并成为了全班第一,可父母却觉得并没有价值。 毕业后,去了工资很高的四大工作,但工作压力却特别大,每天7点不到出门,晚上9点才回家,周末也在加班。 大年三十还在加班,生病了也加班,本想打电话得到父母的安慰,可爸爸只一个劲地骂她…… 每天的早出晚归和日夜奔波,让她的身体亮起了红灯。 最终,身体忍受了一年的疼痛,才有时间就医,结果就被确诊了癌症。 但博主第一反应并不是恐惧,而是觉得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了。值得开心的是,她说化疗后,不顾父母反对搬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城市居住。 她还列出了自己的“遗愿清单”,其中包括: 考飞行执照、跳伞、养宠物、写小说等。看完整篇帖子,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。 不知是同情,还是难过,亦或者别的情感。 博主努力了一生,却也是为别人活了一生,最后竟是因为得了绝症才觉醒自我。 即便患癌,她也没有怨天尤人,字里行间透着温暖与乐观。 知道患癌后的那种开心,我想,更多是一种释然吧。终于可以放下身上的担子,也终于可以放过自己。这到底是不幸还是幸运呢。 但最后那一句“时间却不多了”,又不免让人伤感。 按照她的聪明和善良,她本可以拥有幸福快乐的一生,她本可以很早就把这些愿望提上清单。 可在“身不由己”之下,她到了人生最后阶段,才开始可以过自己喜欢的日子,做快乐的自己。 而我写这篇文章,其实是想说六句话。 前面三句,是对各位已经成为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人说。 ①“我是为你好”,其实是最大的自私博主想学英文传译却被父母强行改为国际金融,我想,他们当时用的理由肯定是“我是为你好”。 从小到大,我相信很多父母都说过这句话,或在心里这么认为过。 不可否认,有些时候父母的经验确实会让孩子少走很多弯路。 但如果过于强迫孩子按父母的意愿去做他们不认可、不愿做的事,这就更像是一场不被察觉的“关系物化”。电视剧《小欢喜》中的高中生英子,也有这样一个“凡事都为她好”的妈妈。 从小到大,英子什么事都是由妈妈宋倩一人决定,仿佛妈妈才是主宰她人生的那个人。 内心承受着极大压力的英子患上抑郁症,在高考前夕决定跳海自杀。 但是直到这一刻,宋倩仍然觉得自己所做的初衷,都是为了孩子好。 而英子的这句话,点破了她们母女之间的关系。 “你从来都是凭着你自己的想法,来决定我的人生。”虽然宋倩说着“为你好”,但其实潜意识里更多是有自己的私心。 她想要让英子变成她想要的样子,考上一所好大学,有一个看上去好的人生,以此来证明给前夫看。这也是很多中国父母的错误所在,总是想要将自己未曾实现的人生和愿望,全部倾注于孩子身上。 “我是为你好”,父母用这句话让孩子走上为其设定的路,却从从未考虑过孩子自己是怎么想的。 它从来都是一句美丽的谎言,掩盖着的不过是自私的本质。 ②孩子向你哭诉,其实是在向你求助博主在帖子中提到,大年三十加班打电话给父母,却只得到爸爸的谩骂。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则微信对话。 孩子得了抑郁症,然后告诉了父母,可结果只得到两个字的回复: 瞎扯!第二次看这则对话,里面的内容依然令我感到窒息。 我想,这位朋友之前肯定也收到过很多类似的嘲讽和教条训话,这一次告诉父母得了抑郁症,应该也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。 他想听到的,不是说教,不是打击,而是一声简单的安慰一声容易呵护。 他已经徘徊在了深渊边缘,再往前踏一步就是万丈深渊。但他唯一信任的,还是曾经无数次伤害自己的父母。他是在向父母求救啊。世卫组织有这样一句话: “有抑郁症的孩子,家庭往往是源头,心情没有得到排解,更没人愿意倾听。一味地责备、不信任和打骂,不断加深孩子的负担,从而演化成病。”不懂共情的父母,成了孩子的第一个霸凌者。 所以,请父母在接收到孩子这样的信号时,请一定要明白,说一些安慰的话,才是在帮助、拯救你的孩子。 ③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在博主的帖子里,没有花过多笔墨控诉父母的强势,但字里行间透露的,全是控制。 电影《囧妈》里,也有这样一位控制欲极强的妈妈。 从发型、体型、健康状况到谈恋爱、结婚、要孩子,伊万的人生每一步都要符合母亲心意。 尽管他已经三十多岁了,但依然要按照母亲的营养计划来进食。 说实话,我感觉这不像是在养儿子,而更像是在养宠物。最后,伊万崩溃了。 他对母亲吼出了这样一番话: “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,在你心里住着一个幻想的儿子,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?难道你没有发现,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儿子吗?”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属,他有能力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。 就像纪伯伦在《孩子》里写的那样: “你的儿女,其实不是你的儿女;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,而诞生的孩子;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,却非因你而来;他们在你身旁,却并不属于你。”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,如果一个人连选择权都没有,都在按别人的意愿生活,那还是他自己的生命吗?接下来的三句话,是对每一位朋友说的。 尤其是那些长期被父母控制,自我价值感偏低的朋友。 ①不需要强迫自己优秀现在很多情感文章都在说“要让自己优秀”,但我认为,这必须要有一个前提—— 优秀能让你跟快乐。 但如果你是迫于父母的期望,迫于外界的压力,而强迫自己优秀,那我觉得大可不必。 优秀可以成为一种习惯,但归根结底生活还是要让自己过得快乐。如果你觉得人生压力太大,完全可以多“放纵”自己一些。 不需要定太遥远的升学、升值目标; 培养一些兴趣爱好,尽管这很费时间; 吃一吃垃圾食品,看一看电影…… 我很喜欢一句话: “加州的时间比纽约晚3个小时,但加州并没有变慢。”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刻表,一味去追随别人的脚步,只会迷失了自己。 只要掌握好自己的节奏,你总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开花结果。 ②一个人最大的清醒,是为自己而活电影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》里的主人公松子,她极尽一生都在寻找他人的认可和爱。 在家庭里,渴望父爱,松子便想尽办法做各种“鬼脸”,只为得到父亲的一个笑容; 在工作上,为了讨好别人,不惜为偷钱学生顶罪撒谎,导致自己被开除; 在爱情中,面对家暴的男朋友,她一次次安慰自己: “这样也好,就算被打,也比孤独一人好。” 但松子的这种付出与讨好,并没能换来任何人的珍惜,反而被家人驱赶、遭情人抛弃,最后在孤独中死去。亦舒曾说:“人生短短数十载,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,而不是讨好他人。” 这里的他人,包括自己的父母、伴侣、孩子。 这一生这么宝贵,当然是怎么开心怎么活。 该自私的时候自私一点,该冷漠的时候冷漠一点。走自己选择的路,过自己觉得舒服的生活,别人的意见和想法,不应该左右你的人生。③你的第一责任,是使自己幸福日本春山茂雄博士《脑内革命》一书说,当我们感知幸福的时候,其实是生理在分泌一种内啡肽,即幸福感是体内内啡肽的分泌。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,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幸福。 赚钱消费是为了物质带来的幸福,旅行是为了体验探索未知世界的幸福,买房是为了家庭安慰的幸福,结婚生子是为了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…… 但请一定不要本末倒置。不要在追求这些的同时,却反而让自己感受不幸福。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: “你的第一责任是使你自己幸福。你自己幸福了,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,因为,幸福的人愿意在自己周围只看到幸福的人。”所以,请深深记住,好好爱自己,好好让自己幸福。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