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当前,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广泛普及,手机日益成为“新农具”,直播带货成为“新农活”,不少地区重视利用网络流量推销特色农产品。笔者在调研中发现,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,一些地方仍存在流量误区。
顺势而为,方能大有可为。作为一种注意力经济,网络流量有其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。一些地方急于破解经济发展的流量密码,往往欲速则不达。整体看,各地流量误区主要有三种表现:
另起炉灶。以电商平台为例,一些地方不善于利用第三方知名平台,而是全身心打造具有地方鲜明标签的平台。然而困于思路、财力、人力等因素,区域平台很难产生影响力,自然就没有什么流量。实际上,平台打造非朝夕之功,无论哪个电商平台,都能成为施展拳脚的舞台,只要合法合规且有影响力,就不妨借力发力。对于区域农副产品来说,能否实现理想销量,除了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,还需进行多渠道营销和销售。
一锅烩。一些地区在农产品网络销售过程中,受地域化思维影响,往往把产品集中捆绑或者汇总在某一平台或分区,而不是按照产品思维细分种类,导致销量受阻。实际上,网络消费早就进入分众时代,针对不同性别、年龄、区域和喜好的消费者精准推荐,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。一锅烩堆砌商品供消费者选择,是过时的传统营销思维,难以适应当下消费场景。
欠缺全链条思维。农产品网络销售是一个系统工程,涉及品牌营销、包装运输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,除了产品质量和包装,还要切实重视仓储和冷链物流产业,强化售后服务,优化消费者体验。目前看,农村电商产品大多为初级农副特产,产品单一,集聚效应不明显。下一步应延伸产业链长度,进一步拓展营销、资源整合和融资等功能,促进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发展。
思维不变原地转,思维一变天地宽。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。在推动产业做大做强过程中,既要善于运用流量,又不能被流量束缚,按照电商运行规律,积极创新变革,才能实现更大突破。
作者:郭存举
责任编辑:黄璐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