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5G+文旅”创新应用加速涌现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——《文化和旅游场景5G网络覆盖及应用实务手册(2023年版)》发布
本报记者 于 帆
线上演播、数字艺术、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不断发展,景区分时预约、电子导览、无接触服务等创新应用产品加速落地……搭载数字新基建的快车,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产品正在助力传统文旅行业向智慧文旅转型。在落地数字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,以5G为引领,数字新基建不断铺展,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日前,《文化和旅游场景5G网络覆盖及应用实务手册(2023年版)》(简称《手册》)发布,重点选取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典型文化和旅游场景,并对5G网络覆盖方案进行深度解析,同时提供了典型的创新应用案例,以期加强对“5G+文旅”加速推进的示范引领。
构建“5G+文旅”新发展格局
近年来,文化和旅游部积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,推动5G、虚拟现实、超高清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,围绕线上线下融合、培育新型业态、推动技术创新、发展智慧旅游、促进文旅消费、推进公共服务和文化遗产数字化等,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引导政策,并取得了积极成效。“5G可以说是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最突出的亮点之一,5G与文化和旅游结合的空间十分广阔。”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从2021年7月至今年4月,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多个部门下发《5G应用“扬帆”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《智慧旅游场景应用指南(试行)》《关于加强5G+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》等多项政策,着力构建“5G+文旅”新发展格局。
2021年年底,为贯彻落实《5G应用“扬帆”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,国家图书馆、故宫博物院、中国国家博物馆、国家京剧院、中国国家话剧院、中国交响乐团、中国儿童艺术剧院、中央歌剧院、中央芭蕾舞团、中央民族乐团、中国美术馆、国家大剧院、北京鲁迅博物馆(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)等16家在京重点文化和旅游场馆被纳入北京市5G网络信号覆盖提升重点场所。经过一年多的全力建设,如今在京重点文化和旅游场馆全面实现了5G网络深度覆盖,部分机构还在网络保障实现基础上开始开拓更多“5G+文旅”应用,为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样本,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。
典型文旅场景实现5G创新应用
作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“国家队”,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国铁塔”)与全国各地的重点文化旅游单位协同工作,完成了文旅场景5G网络建设。截至目前,全国3382个4A和5A景区实现了5G网络覆盖,占4A和5A景区总数的89%。同时,994个大型博物馆、图书馆、剧院实现了5G网络覆盖。“这不仅为广大游客带来更加畅快的网络体验,也为文化和旅游场景数字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,提高了文化和旅游场景的智能化程度,更好地服务了文旅行业的发展。”中国铁塔副总经理尹文凯说。
《手册》在场景类别上,重点选取了剧场、博物馆、图书馆、旅游景区四大类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典型文化和旅游场景。其中,在剧场,根据舞台区、观众席、天顶等不同区域的业务应用和网络需求特点进行精准化覆盖;在博物馆、图书馆,则结合不同区域的建筑特点、客流量等因素,在满足藏品安全情况下进行差异化覆盖;在旅游景区,根据景区面积、景观分布、建筑布局、游客流量及业务特点采用宏微结合、室内外协同的综合解决方案进行覆盖。
中国铁塔通信发展部副总经理张蕴洲表示,在5G网络覆盖具体操作过程中,不仅要注重5G网络覆盖质量,也需重视信息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协调,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。“5G新基建建设过程中,我们充分利用景区内的资源条件,将通信基础设施融于各类场景,让基站与自然融为一体、协调美观。实现景区5G网络优质覆盖,做到‘建站而不见站’。”
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,在5G网络建设过程中,因地制宜结合湖景特色,使通信设施融入景观。比如,采用“一杆多用”技术进行生态建站,通过“多杆合一”深化共建共享,推进电力、传输设施建设集约共享,避免景区内多杆林立,使基站及配套设施深度融入西湖景区,真正实现“景中有塔,塔融于景”,助力杭州西湖景区5G网络无缝覆盖。
不断拓展“5G+文旅”发展新空间
“有一些景区尚未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,这也是我们后续共同努力的重点方向。”张蕴洲表示,5G网络作为文化和旅游场景的数字化基础设施,为相关应用提供“信息高速公路”, 同时也成为文旅创新应用的培育土壤。随着产业发展,VR、AR、4K/8K超高清视频等技术,将助力文旅元宇宙的构建,孵化出更多的文旅应用场景,不断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,促进文旅产业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政策支持、技术创新、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,将不断拓展“5G+文旅”发展的新空间、作出新示范。下一步,要推进文化和旅游场景5G新基建,鼓励引导企业对文化馆、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提供支持,有序推进智慧剧场、智慧景区、智慧图书馆、数字博物馆等场馆建设,提升文化和旅游场景数字化的硬件支撑水平。要深耕文化和旅游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应用,依托各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,以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赋能文旅资源转化为可传播、可分发、可交易的数字内容,推广基于文化和旅游内容的AR/VR体验、智能互动等应用产品,发展智能导览、智慧预约、客流监测管理等数字服务,打造系列数字文旅特色IP。同时,要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,运用数字技术细分市场、精准营销、精确匹配消费需求,以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掌握分析消费需求,打造智能化、定制化、多样化的文化和旅游产品,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、个性化的文化和旅游需求,建构充满活力的文旅消费生态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