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青春古色古香(主题)
(资料图片)
浙江日报记者 金晨 市委报道组 卢靖愉
搅灰浆、架龙骨、盖小青瓦……5月,步入温岭市大溪镇三池窟村,三池窟大寨屋维修加固工程正在紧张地进行。
三池窟大寨屋是省级文保单位,由30多幢砖、石、木结构的民宅组成,石梁枋、石柱、石斗拱、石板……用到的各类石材都采自当地石屿,温岭地方特色浓郁。三池窟大寨屋至今仍有人居住,由于存在霉烂、糟朽、脱榫等问题,大溪镇政府启动了维修加固工程。
一眼望去,工地上几乎都是一张张饱经沧桑的脸庞。其中,一个头戴安全帽、穿着一身休闲服的小伙子格外出挑。
“上来看看吧。”小伙子带着我们攀上活动架,到达还没盖瓦的屋顶,龙骨刚刚嵌完椽子,望着镂空的顶,我们颤颤巍巍不敢上去,他却飞快地从这头到那头。
这个小伙子是黄郑强,临海汇溪人,2016年入行,从业7个年头的他如今已是包工头,有一个近30人的古建修复营造小团队,曾参与修复杭州法喜寺、永福寺,湖州法华寺等10余处古建筑。
黄郑强向记者介绍施工常用的瓦当。 市委报道组 卢靖愉 摄
50岁算年轻,95后圈内罕见
施工现场,工匠们有的小心翼翼取着小青瓦,有的用撬棍将老旧的椽子一根根拆下。黄郑强很“抠门”,在拆下的零部件堆里挑挑选选,就连腐坏的椽子,也要截断留下完好的部分,就地再利用。“原材料保留得越多,文物价值就越高。”他笑着解释。
忙碌的工匠里,有不少看着黄郑强长大的亲戚。他们都来自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——临海市汇溪镇,这个山区镇有3000多位村民从事古建筑行业,占全镇劳动力20%。这里有50余人被评为中国传统建筑名匠、高级古建营造师。
大家对团队里最年轻的黄郑强赞许有加。“我们这一行,50岁都算年轻,甚至还有70多岁的,像黄郑强这样的小后生,很罕见了。”
黄郑强的父亲黄昌敏也在场,16岁就从事古建行业的他如今已是高级古建营造师。他告诉我们:“1995年,黄郑强出生后没多久,就跟着我们全国各地跑工地了。”那时,黄昌敏在珠海建造圆明新园,后来又辗转海南、浙江,工程在哪,就把黄郑强带到哪。工地上的石头、瓦片、油漆刷,都成了陪伴黄郑强成长的玩具。
从小耳濡目染的黄郑强对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学生时代,他一到假期就闲不住,跟着父亲去古建加工基地做木工。“那时候,发现自己学技术还挺快的。”于是,他毫不犹豫报考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,开心地跟着老师去金华当地的琐园、寺平等古村落参观、测绘。
2016年毕业季,和很多选择坐办公室绘图的同学不同,黄郑强觉得自己特长就是做木工、做瓦工,于是果断地回到汇溪镇,加入古建筑工匠队伍。
黄郑强(右一)在屋顶施工。 市委报道组 卢靖愉 摄
自己选的路,跪着也要走完
回到汇溪镇后,黄郑强师从年近半百的黄红飞,他已经在这行摸爬滚打30年。
师父领进门后,“修行”的第一站是广东汕尾——去修建陆河观天寺。“年轻人,可能就是来体验一下,能待个几天,就不错了。”一开始,大家对黄郑强并没有太高的期待值。
黄郑强拎着刚置办的行头,怀着满满的期待与好奇,跟着大部队出发,但这份好心情很快就烟消云散。到达目的地已是凌晨1时,等待他们的竟是这样的场景——深山老林,没电没水没信号。“哪有年轻人选这样的地方工作?”黄郑强心里嘀咕着。
他咬咬牙,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。作为学徒,他起得比谁都早,根据图纸建模、配合师傅放样,在进行桩基工程时,由于大型机械设备不方便进山,他以人工开挖的方式打到10米多深的硬地,钻出来的时候带着满满一身泥。不仅工作上肯吃苦,生活中他也非常“有眼力见”,为方便大家,他常常主动去河边挑水,一桶接一桶直到大水缸装满水为止。
就这样,黄郑强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洗澡就等雨下大了冲出去淋一通。除了和工友交流,施工半年间他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……有一天,他跑了十几里山路,终于找到微弱的信号,发了半年来唯一的微信朋友圈:“一切是那么枯燥,只有满天的星星,但自己选的路,跪着也要走完。”
近乎惨不忍睹的开端,并没有让黄郑强打退堂鼓。“回想起来,耐得住寂寞,或许是入行的第一课。”他说。
后来,黄郑强每到一处工地,都适应得非常快,面对不同年代、不同风格的建筑,他很快就能开始一场新的学习。这些年来,黄郑强渐渐熟悉了泥工、瓦工、木工、雕刻工等技能,并乐在其中。“通过自己的双手,将古建筑修复如初,那种成就感难以言喻。”
爬上爬下对黄郑强而言稀松平常。 受访者供图
游客夸建得好,听着特别开心
“我的青春古色古香。”黄郑强说。虽然古风浓郁,但他也有潮的一面——爱记录、爱分享,喜欢拍短视频,在各大社交平台晒那些我们不曾感受过的日常:坐着塔吊升降;在工地用电磁炉炒菜,秀一下厨艺……
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,黄郑强也有各种苦恼。东奔西走,还没成家;想完成从包工头到公司老板的跃迁……当然,他也有自己的小确幸,其中,最开心的要数旧地重游。“以游客的身份再次来到曾经修复或新建的工程,有游客夸建筑盖得好,我听着就特别开心。”黄郑强说。
7年间,黄郑强参与的工程遍布全国各地……渐渐地,有人称他行家,但他更愿意用“小学生”形容自己。“每个工种看上去都会,但还说不上精通,学得越多,就越发现自己未曾涉猎的领域还很多。”古建筑修复不仅是一门精细的手艺活,还涉及建筑学、材料学、化学、宗教、文化等。
采访当天,黄郑强还带着我们参观了以前在温岭修复的流庆寺。“每个朝代的建筑风格不一,色彩运用也不一样,宋代清雅,用色单纯稳重,明清色彩等级分明……”他一路走,一路为我们讲解。
看着身边不少工匠渐渐老去、退休,黄郑强也有自己的担忧:“尽管古建筑修复营造市场在扩大,工匠们收入在提高。但毕竟是户外劳作,愿意扎根古建修复一线的人,尤其是年轻人很少。”如今,直播带货风行,他正在筹建直播团队,打算聚焦古建工地的日常,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一行、喜欢这一行。
标签: